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新闻

新媒体时代将开启纪录片的新视界,让纪录片不再孤傲站在塔尖
 
日期:2013-12-12    作者:GZDOC    来源:GZDOC 
 
    在新媒体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,如何将纪录片与新媒体结合,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,是当代纪录片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课题。11日,由爱奇艺网站发起,2013中国(广州)国际纪录片节举行了主体为“‘新媒体 新时代’探索纪录片产业市场化格局与全新营销模式”的专题论坛,论坛上,来自电视台、学术界和纪录片界的电视人、学者、制作人等,汇集一堂,畅谈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发展模式。
    爱奇艺运营副总裁耿晓华、中国(广州)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秘书长、环球瑞都国际文化传播机构董事刘军接受了记者采访。

与新媒体的结合一拍即合
    记者:2013中国(广州)国际纪录片节“金红棉奖”设置了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奖项“最受观众喜爱纪录片奖”,这个奖项是纪录片节和爱奇艺合作,由观众在爱奇艺等网站上投票选出的,当初两家合作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考量?   
 
    刘军:因为国家把发展纪录片提升到文化战略高度,所以,中国(广州)国际纪录片大会才升级为纪录片节,才有了奖项的设立,原来叫评优,所以,就在我接手运营纪录片节这个项目的时候设置了“金红棉奖”,我在观察纪录片节的一年过程中,发现纪录片孤傲地站在塔尖上,纪录片应该接地气,而唯一接地气的地方就是新媒体,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、来关心纪录片,所以就有了这个创意,我与耿总说了我的想法,一拍即合,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,所以就把这个奖项、这个环节做出来了。现在证明,当初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。  
 
    耿晓华:从我们这边说,最初爱奇艺一建站就设立了纪录片频道,确实,纪录片相对于娱乐、综艺、影视等来说是一个小众的东西,但我觉得纪录片这种形态对社会的价值,是不能跟娱乐等其他节目相比较的,50年、100年之后,再了解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形态,可能大众化的娱乐形态很难有这个功能,但纪录片可以,所以在纪录片这方面,我们一直坚持在做。和刘总这边谈到合作的时候,我认为,纪录片节已经11年了,在行业内是有一定的引领作用的,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平台来说,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施展拳脚,我们网站往年都会做纪录片的论坛,今年就借助纪录片节,把论坛和纪录节结合起来了。纪录片节聚拢了这么多业内人士,大家都在关心纪录片的发展,我们的合作正好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。   
 
纪录片应该在生产之初就把新媒体的渠道用好  
    刘军:今天,新媒体绝对是无论是电影还是纪录片不可或缺的阵地,所以说,如果按照纪录片节的大的规划来说,今天就是新媒体日。 
  
 
    耿晓华:刚才论坛的现场反响热烈,其实也出乎我的意料。开始我可能认为新媒体和纪录片的结合,在到达用户的渠道上新媒体有自己的优势,其实,现在纪录片的拍摄应该在生产之初,就应该把新媒体的渠道考虑进去,使用好。   
 
    记者: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们两家在今后,都会鼓励作者创作更多符合新媒体特性的纪录片,比如适合手机观看的短纪录片? 
 
    耿晓华:是的,最重要的是尊重用户的选择,我通过这么多年做互联网看到,在网络上,几分钟时长的短片的传播,似乎比40分钟、50分钟的片子传播更有效,主要是人们现在的观看习惯,时间都被碎片化了,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多元化的,很难说是有大段的时间去关注一个内容,对纪录片来说,长的、精品的、深度的东西一定不可少,但是要尊重用户的收看习惯和选择。爱奇艺其实这两年也在做一些短纪录片,有一个栏目,叫“热纪录”,每周出一集,这个栏目把热点事件结合起来,像曼德拉的逝世等,做一个几分钟的纪录片,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把热点新闻推出去,大众的关注会更高,效果非常不错。我跟很多纪录片导演聊过,不管你做什么样的纪录片,最终是要做能够被观众介绍的纪录片。就是说,你拍摄这个纪录片是给谁看的,如果只是在电视上放一放,给业内人士和学术界看,这样根本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产业链,循环下去,纪录片其实是有市场的,就是看怎样去做。  
 
纪录片节是所有人的节 应该有一个草根盛典
    刘军:现在,我们谈一谈纪录片节,什么是“节”,比如奥运会,是体育人的节,是媒体的节,是观众的节,那么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是谁的节?它就是所有人的节,我们可以有那种很学术的节,也可以平民草根。   
 
   耿晓华:其实这次纪录片节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各种内容的覆盖。  
 
    记者:那么刘总这边,对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运作统筹,今后是不是会设置一个草根类的纪录片奖项?  
 
    刘军:实际上今年我就有这样的想法了,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,我们草根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草根盛典?现在中国没有,我特别想在广州纪录片节上搞一个草根盛典,成为纪录片节的一部分,是一个特别接地气的一个环节,我有这个想法,但实施起来需要耿总的支持。  
 
    耿晓华:没问题,没问题。 
 
  
 
 纪录片发展要开启全新视界
    记者:这是不是正像今天论坛海报上的口号:开启全新视界。  
 
    耿晓华:是的,其实现在说道纪录片,是一个大范围的、广义的纪录片。现在国外新媒体平台上有很多新的纪录模式,比如每天拍摄1秒钟,累计拍摄一年后,就是一个360秒的纪录片,等等这些形式,都是纪录片的范畴,纪录片需要创新的形态,纪录片有一种是很高端的纪录,也可以是更广泛的纪录。  
 
    耿晓华:今天论坛气氛出乎意料的热烈,一个论坛就是要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。  
 
    刘军:刚才论坛的讨论非常有内容,气氛非常棒,大家讲了很多东西,没有假大空的东西。  
 
    耿晓华:纪录片要真正走向更广泛的用户,需要更多的像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这样的盛会,让更多的人了解纪录片,知道纪录片,看纪录片,国家广电总局的政策也是要大力扶持纪录片的发展,这在重塑中国文化等方面,纪录片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,我跟刘总的合作也非常好,我们对纪录片未来的前景非常看好。 

 

加入我们| 联系我们| 企业文化| 版权声明

Copyright © 2013 北京国际纪实影像创意产业基地(BIDC). All Rights Reserved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:(京)字第02629号京ICP备20020908